主讲人:朱永法
时间: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下午 14:30
地点:A-13楼-五楼会议室
承办单位:能源与燃料研究所
主讲人简介:
朱永法, 江苏省江阴市人,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分析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曾在日本国爱媛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的研究。
1988.7月到现在,一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从事半导体薄膜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环境催化以及光催化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基础研究课题,同时,还承担了企业的有关吸附净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及其在空气和水环境净化方面的应用课题。
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研究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59篇,论文总引用达到8400余次; 发表论文的H因子为52。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在申请8项,多项纳米净化技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出版专著三部。
学术兼职有:“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物理化学学报》、《工程材料》编委,《化学学报》顾问编委;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级计量认证高校组评审组长,ISO/TC201表面分析国际标准委员会委员;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低碳计量技术委员会温室气体计量工作组委员。
讲座提纲: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光催化材料的低活性、低能效以及光腐蚀性限制了光催化材料在光电催化方面的商业应用。
通过化学吸附和机械摩擦化学方法,制备表面杂化的光催化材料。通过利用含有共轭π键的分子与催化材料发生杂化作用,改善光催化活性、可见光利用率以及抑制光腐蚀的发生。
通过真空脱氧和可控氢化还原方法制备了表面缺陷型光催化剂。通过表面氧缺陷结构、数目和种类来调控光催化剂的价带电子态密度分布,降低带隙和扩展价带宽度,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和迁移,提高光催化活性。
利用理论计算揭示表面缺陷态对能带结构、价带态密度分布、光吸收性能及氧化还原势的影响规律。利用多种技术揭示表面杂化和缺陷结构和缺陷性质,揭示缺陷态与光电流以及光催化过程的外在关系及与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迁移的内在规律。
揭示表面氧缺陷对光生电荷分离与迁移的促进机理,制备有高活性的新型缺陷型光催化剂。